您好,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

清代光绪年间粉彩茶盅: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踏青风俗的记录者(清代光绪年间粉彩茶盅: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踏青风俗的记录者1)

2023-11-20 08:30 分类: 茶叶知识 阅读:927
 
清明节这个充满历史气息的传统节日里,我们不妨茶具品鉴一番清代光绪年间的粉彩茶盅,通过这只茶盅,感受古人的踏青风俗以及他们内心世界的情感表达。

这只清代光绪年间的粉彩茶盅,口径10.5厘米,底径4.3厘米,高8.7厘米,采用粉彩瓷工艺制作而成

。茶盅表面绘有图案,画面中心位置,有一个古代装束的老者正在缓缓前行,他笑呵呵地举着伞,望着前面的孩童。孩童骑在一头灰牛背上,左手拿着缰绳,右手扯着风筝线,任由风筝飞在天上。在他们的不远处,有一处高大院落,层层台阁;树木无叶,枝条倾斜着伸向天空,就像一双双能够托起太阳的手掌。在院落门前,有木条扎成的篱笆;篱笆旁边,有两块圆滚滚的大石头;石头后面,有一棵杏树,正灿然地开着满树的花朵,粉嫩粉嫩的,和青条绿叶相映成趣。

天上下着雨,树上开着杏花,但还有树木未长叶子,令人想起唐代诗人杜牧写清明的那首名诗: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”看来,这正是早春时节的清明。老者的模样,冠带典雅,文质彬彬,也许是辞官归隐的文人雅士,也许是一个隐居山间的士大夫。在清明节这个充满历史气息的日子里,他趁着这个机会,和子孙们快乐出游。孩子们欢笑声的天籁之音,加上隐隐青山遮望去眼,纷纷细雨在身旁,郁郁芬芳扑鼻来,这也是人世间的一大享受。

在茶盅底部,有大清光绪年制的底款,看来正制作于该时期。光绪年间,正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黄昏之旅,国家内忧外患,官员自保不暇,百姓人人自危,似在走向穷途末路。制作茶盅的匠人,大概也希望能像画面中的老者一样,回乡隐居,在山间林舍终老一生。但对于受官府管控的皇家官窑工匠来说,这样的愿望,无异是一种可望而不即的奢望。

在太平盛世里的今天,我们不用再为生存而担忧。在细雨纷纷,杏花开遍的清明时节,应该带着家人,走到山间、田野,来一场快乐的春游。让我们也体验一下古人的清明节踏青风俗,感受那份与现代的交融,让生活更加美好。
郑重声明:喝茶属于保健食品,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,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,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参考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处理!

《清代茶馆:聆听雅音,品味人生》(清代茶

【禅茶一味,清茶一杯,冲淡误会】(禅茶一

相关推荐

猜你喜欢

    暂无相关内容

关注我们

    二维码

文章标签

< > Popup Image
返回顶部